五禽戏是模仿了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五禽戏是根据中医等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的姿态,利用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象、动作,从而创编的一套养身健身的功法,五种动作虽各有特点,但其同时也是一个整体。
五禽戏模仿了什么动物
虎戏,需要手脚着地,身体向前纵后退三次,然后引腰、抬头、做虎行走的动作,前进七步、后退七步,气势威武雄壮。鹿戏,需要双脚着地,回头盼顾两次,左脚往右伸,右脚往左伸,以此往复,从而让血液循环。
熊戏,需要仰卧,双手抱住膝盖抬头,身体向左向右各七次,蹲起,双手左右按住地面,灵活关节。猿戏,双手攀住物体并悬空,伸缩身体,引体向上,肢体灵活,心胸开阔。鸟戏,单脚着地,双臂张开,疏通经络,灵活关节。
五禽戏的由来
五禽戏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禽指禽兽,而在古代其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而来的,这五种动物是什么?
五禽戏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而来的,这五种动物是
答案:虎、鹿、熊、猿、鸟
历史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内容
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鹤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一、熊 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二、虎 戏
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三、猿 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 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五、鸟 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总结
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
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
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模仿的是哪五种动物?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不仅精通医术,善于治病救人,还特别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了鼓励人们强身健体,他发明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进行健身的一套体操。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主要方法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锻炼。模仿动物动作的锻炼方法在我国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子的文章中就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这里的“熊经鸟申”意思就是人通过模仿熊攀树、鸟伸脚的动作,可以延年益寿。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也是一套讲解体育锻炼动作的图谱,上面绘有40多种姿势,有的看起来就像在模仿动物的动作。华佗对这些前代的功法进行了总结,并编制成了系统的套路。最早记载“五禽戏”名目的是《后汉书》与《三国志》,但并未提到具体的锻炼方法。到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将五禽戏的动作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华佗的五禽戏共有动作54个,分为五套:一是虎戏,模仿虎的动作,如摇头、摆尾、扑按、转斗等,用来锻炼四肢;
二是鹿戏,模仿鹿的动作,如探身、仰脖、奔跑、回首等,用来锻炼颈部,舒展筋骨;
三是熊戏,模仿熊的动作,如撼运、抗靠、步行等,用来锻炼腰椎,增强体力;
四是猿戏,模仿猴的动作,如纵山跳涧、攀树登枝、摘桃献果等,用来锻炼关节,使肢体更加灵活;
五是鹤戏,模仿鹤的动作,如亮翅、轻翔、落雁等,用来锻炼胸腔,增强心肺功能。
总结:通过摹仿这五种动物的姿态,人的脊背、腰部、四肢以及周身关节都会得到舒展,全身得到锻炼。经常练习五禽戏,会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据说,华佗的弟子吴普原本是个官宦子弟,肩不能担,手不能提,身体很弱,于是华佗教给了他五禽戏。吴普照着老师的方法坚持做了几十年,快到90岁时,仍然步履轻捷,神采奕奕。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改进,五禽戏已经成为备受欢迎的健身体操,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五禽戏模仿的是哪五种动物?为什么五禽戏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呢?
五禽戏模仿的是哪五种动物?为什么五禽戏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呢?华佗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为什么五禽戏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呢?五禽戏可以锻炼全身的关节五禽戏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心脏的能量。它还能改善心肌的供氧盆地,提高心脏的血液排出量,促进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
华佗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是东汉神医华佗根据中医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五行规律,模仿虎、鹿、猿、熊、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的一套养生健身操。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代中原地区河水泛滥,湿气弥漫,很多人都患了关节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古人想出了“以行制舞”、“以利导之”的锻炼方法,这是中国古代气功导术的一个萌芽。到东汉时,华佗继承了前人的领先技术,同时根据自己的中医理论基础,创造了比较完整的五禽戏,被世人称为“华佗五禽戏。
时至今日,五禽戏已经形成了许多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有些流派甚至被命名为华佗。总的来说,都是根据“五鸟”运动和自己的杂技经验,以锻炼筋骨、疏通气血、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目的而编制的“仿生”指导法。其中偏重身体动作,模仿“五禽戏”动作,意在强身健体者,为外功式,即俗称的五禽戏;模仿“五禽戏”神态、注重内气运动、重视心学锻炼的是内功类型,如五禽戏气功图;有的以刚劲为主,以拍打、按摩等方式治病,甚至用于散手术和对敌自卫,如五禽拳、五禽散手等。
华佗的五禽戏主要是以中医养生为指导的功法。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五禽戏是一套可以拉伸全身肌肉和关节的医疗体操。五禽戏可以锻炼全身的关节。五禽戏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心脏的能量。它还能改善心肌的供氧盆地,提高心脏的血液排出量,促进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后世太极八卦掌和形意拳的健身技术与五禽戏有很大渊源,但相比之下,五禽戏有很多前倾后仰等动作,所以五禽戏在运动强度上要优于太极拳。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
华佗五禽戏,流行于安徽省亳州市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华佗五禽戏,五种动作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
2011年5月23日,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63。
五禽戏特色
一、虎戏。习练虎戏时,需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三次,然后引腰、昂头,如虎行步,前进、后退七步。
二、鹿戏。习练鹿戏时,需双足着地,回头顾盼两次,然后左脚右伸、右脚左伸两到三次。
三、熊戏。习练熊戏时,需仰卧,两手抱膝抬头,躯体向左、右倾侧着地各七次,然后蹲起,双手左右按地。熊戏沉稳,模仿熊的形象,取其体笨力大敦厚之性。
四、猿戏。习练猿戏时,需双手攀物悬空,伸缩躯体七次,或以下肢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然后手钩物体做引体向上七次。
五、鸟戏。习练鸟戏时,需一足立地,两臂张开做鸟飞状。然后取坐位,下肢伸直,弯腰用手摸,再屈伸两臂各七次。鸟戏轻盈,仿效鸟展翅飞翔的动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佗五禽戏
据传,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所模仿的动物中不包括什么?
据传,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所模仿的动物中不包括什么?
A.龙
B.鹿
正确答案:A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陶弘景在该书中,不但对五禽戏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了描绘,而且提出了五禽戏的锻炼原则——“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