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山佛光寺(揭西黄龙寺的介绍)

黄光山佛光寺(揭西黄龙寺的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光山佛光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揭西黄龙寺的介绍进行解释,假设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写黄光山佛光寺的游记作文
  2. 黄光山佛光寺的传说
  3. 佛光寺的历史
  4. 黄光山佛光寺的佛光静境黄光山

一、写黄光山佛光寺的游记作文

1、条笔直的林荫小道.小道两旁有雷锋,列宁,李时珍,爱因斯坦等塑像让我萧然起敬.小道两边分别是篮球场和六个乒乓球台,左边几个活泼可爱的同学正汗流浃背地追逐争夺着一个篮球,旁边还有几个助威和喊加油的同学.右边操场上有锻炼身体的老师和学生.操场边沿那边乒乓球台旁站满了观战的和打球的同学.原来我看到的教学大楼其实是老师们的办公楼,穿过这栋大楼还有两栋更大的建筑物才是我们的教学楼,若干个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左边二楼其中一间就是我的教室.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我欣喜若狂.

2、我似乎更喜欢两楼中间的大花园.我迈着轻快地步伐走进鸟语花香的花园,一阵桂花香扑鼻而来,桂花树的枝头长满了黄灿灿的桂花,象满天璀璨的星星.园栏周围长满了石榴树,好像在欢迎来学知识的学子们,茂密的树林里,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因为秋天到,有的花叶和树叶开始变色,树林里不时传来鸟鸣声.噢,花园中间还有一座假山立在池塘中央,好像一仙女在沐浴.

二、黄光山佛光寺的传说

相传唐代高僧大颠曾云游至此,浏览南山风光,鉴别灵脉。山前左右有两条大坑,溪水绕其下绵十里,状如两条巨龙成双成对。龟山与蛇山垫伏于西涧之侧,大、小狮山与象山列布于东涧之东畔。山岗间有“卧虎石”。相传古时浇水“虎形”即现。山下有“打鼓潭”,潭水碧澄深邃,光灵如礁,终年不竭。在青山绿水的清幽里,有碧水池,相传七仙女曾下凡至此沐浴,故有“仙女瑶池”之称,留有“仙浴盆”之古迹。又相传八仙的吕洞宾也曾经驾驭五彩祥云至此,欣赏风光美景,遗留有吕仙翁的足迹,称“仙脚迹”。

三、佛光寺的历史

佛光寺的前身玄德古寺,据史书记载:南宋宁宗二十五年(1219),山东蔡氏迁徙来到黄光山下,为怀念北极玄天上帝之德,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在黄藤岗山腰,在唐代高僧大颠云游足迹之处,创建一座寺庙,寺名称“玄德古寺”,祀北极玄天上帝。草创之初,寺庙简陋,明、清两代曾多次维修,逐渐完善。原寺坐北向南,背依南山,面临深谷。寺前有两层6米水高的垒砌石壁:庙宇庄严,正面飞檐凌空,寺内雕梁画栋,前后殿奉祀释迦牟尼佛祖与弥勒佛,两侧为前后两列厢房。寺院内构建精致,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潮阳、海丰(今潮阳、惠来、普宁和海丰、陆丰)与海内外各地。

寺内有明代铜钱,有皇封圣旨牌,有摩崖石刻等珍贵文物。在寺院前面有一片宽阔的场地,为清代惠邑武举人练武之场所。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玄德古寺还曾作为中共地下活动根据地。但自清末开始,由于战乱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玄德古寺长期失管失修,破陋不堪。

20世纪80年代,由居士陈粮存、黄乃城等筹资进行扩建与全面修复。寺分前后座,前座为山门与前厅,并有左右房;后座为正殿。正殿两旁建有钟楼和鼓楼,楼外有双层包厢。全寺建筑面积扩至1500平方米。寺前有广阔的前埕,前临陡城,在6米高的石砌护壁上,锈有“黄光山”三个大字,1985年2月8日,惠来县人民政府(惠府第l 0号文)公布为第三批历史名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0年被汕头市宗教局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2年传正方丈从缅甸塑造、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大理石雕像(也称“缅甸汉玉释迦牟尼尊像)供奉于前埕。1988年惠来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寺院有僧尼8人。

1992年,惠来人民政府把黄光山玄德古寺列为宗教旅游胜地,同年,特地聘请惠来县籍韶关南华禅寺大法师释传正,兼任黄光山玄德古寺住持。在国家宗教政策落实,特别是传正大和尚出任佛光寺主持后,730余年历史的佛光寺迎来了自建寺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

传正大和尚筹办扩建寺院工程。参照全国著名寺院,请专家设计,把寺院的范围扩大至720多亩。按照佛教庙宇的构建实施,拟构建大雄宝毁,天王殿、地藏王殿、观音阁、斋堂,以及钟楼等殿堂、庙宇建筑物,并修筑高坡上山道路,直达寺院,建造停车场。各殿堂、庙宇及其配套设施,已初具规模。

1992年初,寺后主山夜间放出佛光,经传正大和尚提议,山上应端,可立大佛,普照万民。深圳袁文锦居士上山礼拜,欢喜赞叹,称为稀有,遂捐资,筹划在黄光山巅安置一尊大佛立像。经过数月的选料与台基地质探测,于当年秋举行奠基典礼。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释云峰莅临黄光山,参加奠基典礼,并登上山巅,吟诗云:“佛光山上菩提栽,分得曹溪滴水来,不得风幡心已动,为传正法筑高台。”历经3年的施工,竖立大佛像的工程全面竣工,于1997年11月12日举行大佛落成典礼。经释传正法师倡议,落成的佛像尊称为“佛光大佛”。佛光大佛的莲花座高2.08米,大佛身高21.34米,总重量为3200吨,造价300多万元。佛像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为广东佛像之最,誉称为“粤东第一佛”。由此,黄光山玄德古寺,便改名为“黄光山佛光寺”,象征寺宇佛光永放万丈光芒,成为粤东之“小南华寺”佛光普照惠、陆、潮、普、揭各县众生,凝聚万民从善积德,构建和谐会,安抚世界。

四、黄光山佛光寺的佛光静境黄光山

黄光山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四周山脉绵延,群山相拥,叠峦奇景,怪石林立,脚下的龙溪河川流不息,极目南海,水天一色。

黄光山位于惠来县隆江镇区西北约8公里处隆青公路旁。背倚大南山脉,西靠大尖山、二尖山,山名“黄藤岗”,后改称“黄亭光山”、“黄光山”。

黄光山山下曲溪村有一对“鸳鸯榕”,远近闻名,两株巨榕,一对欣硕的树干,不知何时拥抱一体,想必爱恋有情,和睦相处。

黄光山山门由六根圆形水泥柱组成,贴着赭石色的条形瓷砖,上面挂着彩旗,横额嵌着“佛光静境”四个大字。山门右侧有一天然湖,波光如镜,清可鉴人,乃山泉水聚积而成,水质甘醇,名为洗心湖,也称放生池。观黄光山上佛光寺投影于洗心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佛光禅寺犹如莲花般绽放于景色幽美的山间。

上山大道两边树木层生,摩崖石刻增添了名山古刹风采,附近的石娘洞,是一间由几块巨石组成的天然石屋,天然巨石趋向石娘,屋顶巨石相接处,形成一自然岩石彩光孔,俗称“天窗”。石屋四周石头形态各异,形成自然石林群,有:灵猴荡秋千、猴子捞月、即鉴石等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距离石娘洞二百米处有“南天门”景点。穿过南天门,就是驰名遐迩,历史悠久的玄德古寺。古寺左侧有“大龙门”,大龙门与南天门对称,风格一致,色调各异。寺前大埕从南面筑一护山石壁,宽45米,高12米,上嵌“黄光山”三字。靠巨壁栏处为“天公”神位,东处有一元宝塔,精筑华丽;寺前的中央放置着一尊缅甸汉白王雕释迦牟尼佛像,2米多高,重2吨,佛像庄严慈祥,全身洁白,左手放于膝盖,右手安贴前胸,线条分明,雕艺精致,雕像堪称古寺一宝。大埕西南处的“观海亭”,亭联曰:“南有水面对太山朝关,宋主德海远君仁义望”。每逢天气晴朗,游人可置身于亭中观赏到远处的美丽南海。

玄德古寺外墙石刻有清宣统三年(1912)桂月碑刻“黄光山”三个行书大字,及《重修黄光山古寺序》,石刻记载:“龙水轻舞,狮山雄踞,宋有僧人黄光潜修于此,嗣后名曰黄光山,山有南宋古寺,明之石刻,清之武物,革命旧址。其山昔乃百越地,泰属南海郡,晋为海宁境,宋系龙溪都,明归潮州府……幽径盘旋,石屋洞天,涓涓流泉,增添风采,登峰颠众山小,眺南溟海若镜,四邑河山映眼,五镇风物入画,百里南岭滴翠,历代豪杰折腰,万引龙溪汹涌,满载升平业绩,情由景生,神从境萌,黄光山乃寻幽览胜之地,发古思念之境地”。另一石刻曰:“该寺为大革命时期及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活动据点,曾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玄德古寺始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距今已有730多年历史,是粤东著名佛教寺院。寺坐北朝南,有三山门,门额横刻“玄德古寺”四个楷书大字。两侧镌刻着戏剧人物画等,门廊刻有描绘黄光山胜景的佳句:“左右高山朝圣地,云锁高峰水自流,黄藤岗景映春香。脚下龟蛇更为良,近看遍景写不尽,远望大海连接天。”整座寺宇规模弘大,宏伟壮观,寺内集石雕、瓷雕和金漆木雕等潮汕建筑艺术与民间工艺于一体。

据有关史料记载:古时黄光山脚下的村庄,史上有多位中举之前曾在此攻读;清代曲溪乡武举在此练武;南昌起义领导人贺龙曾于此留下足迹;大革命时期东江特委创建大南山苏区,农民运动杰出领袖彭湃也曾到这里。大革命时期唐大河领导赤卫队在这里组合,组织武装配合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攻克惠来城。许许多多动人的历史故事铸就了黄光山的辉煌。玄德古寺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几经兴废,黄光山玄德古寺以其源远的历史,积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黄光山有大雄宝殿,殿内奉三如来石雕皆高5.3米,称“三宝佛像”,近旁奉伽叶、阿难二侍者石雕像,各1米多高,两旁是十八罗汉石雕。有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观音阁、大悲阁、地藏殿、万佛塔、念佛堂、舍利塔、长廊、五百罗汉塑像。现方丈传正大师高瞻远瞩,为发展惠来县宗教事业,古寺修建,重建,扩建一新,开辟进寺登山水泥路两条,各分东西。建筑具有南闽特色,气势雄伟,规模壮观。各殿堂楼阁,雕梁画栋,石刻浮雕精湛,造型生动,内容丰富。当代旅游专家陈传康教授曾赞美黄光山“深山藏古刹,福地有洞天”。

黄光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便是山顶的“佛光大佛”。据《佛光寺》一书记载,该处原为一块山顶平地,寺内僧众及山下村民常于夜间看见该处发出奇异亮光,坚信是佛陀降临,护佑众生。1994年在传正大师倡议和发动下动工兴建,历经两年竣工。佛像高28米,石雕佛像脚下160片莲花瓣组成底座,由白色麻石雕刻而成,佛像慈祥庄严,矗立于山顶,周围48尊各2米多高的石雕佛像环绕四周。佛光大佛像前汉白玉石雕香炉,精工细琢,工艺独特,堪称石雕工艺之瑰宝,潮汕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站在黄光山山顶“佛光大佛”前,凭栏远眺,前面田野一望无垠,地沃物丰,山清水秀,黄光山是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四周山脉绵延,群山相拥,叠峦奇景,怪石林立,脚下的龙溪河川流不息,极目南海,水天一色。

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零基础学葫芦丝(初学葫芦丝怎样学音符)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