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养老产业2024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老产业有哪些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养老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2024年至2026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尤为迫切。“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医养结合程度偏低和专业人才招引困难三大短板。“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产业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2024年至2026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尤为迫切。
“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有所提升,2016-2019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由2.8万个增长至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也由680万张增长至823.8万张。
“十三五”期间,品牌建设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养老十大品牌、智慧养老十大品牌、养老社区十大品牌陆续发布,且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超过50%的养老机构和近40%的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举办。
然而,在产业规模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三大短板。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重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互助性养老、医养康养、银发经济和智慧养老等领域。
同时,“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展5项“一老一小”服务项目,其中与养老产业相关的项目共3项,分别是: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养老机构服务提升。此外,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围绕社区养老、养老专业队伍建设、养老产品等内容为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扩大市场供给、促进养老消费
同时,针对我国养老产业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民政部于2019年9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意见》从以下六大方面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2021年全国两会“声音”聚焦
此外,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围绕社区养老、养老专业队伍建设、养老产品等内容为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根据民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中对社区养老、农村养老、机构养老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提出了发展目标:
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围绕养老机构数量、床位供给等内容,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2024年国家政策重点发展方向
2024年国家政策重点发展方向:稳增长:两次提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被置于更突出位置;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产业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1、稳增长:两次提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被置于更突出位置。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央在年中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充分表明中央已经把恢复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视作当前经济运行的首要工作。
可以预计,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央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2、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明年财政政策的基调是“加力提效”,将力度和规模置于效果之前,体现出比今年和去年更强的稳增长取向。这意味着,明年财政支出力度将更大,赤字规模和专项债总和仍会保持一定强度,同时财政支出将保持一定强度,带动总需求回升。
在操作方向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会从投资拉动为主,逐步向以消费拉动为主转变,以消费带投资、促投资,形成消费、投资并重齐动的新发展格局。
3、产业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会议还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有助于更好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优化产业政策,预计明年的产业政策会进一步聚焦关键领域。
发展数字经济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4、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5、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三、现在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有哪些岗位比较吃香
1、我感觉现在养老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吃香的,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要懂得享受生活,而如果享受生活的话,必须是要有钱,他们有一定的退休金是非常好的,所以说现在养老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2、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特别地注重养老。其实养老的确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养老的话,其实也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的,这样你才能够在老年的时候不用为钱去发愁。如果说比较好的行业,我觉着就要说公务员、医生和地铁相关工作的,或者是火车工作的那些人员了,因为他们这种行业比较稳定,同时也会有退休金。
3、像公务员这种职业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了,在你年轻的时候如果做公务员,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工资都不是特别高,其实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凡事都有利弊。但是公务员这个职业好就好在你不会担心你失业,基本上你如果进入国企就不用担心你没有饭碗,所以说公务员就是一个这样的好处,而且等你退休之后还会有养老金,你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养老。
4、同时在火车站,地铁以及医院,他们这些工作的和公务员的性质其实都是一样的。终归来说就是在国企上班的这些工作,如果你想要去在以后你能够有一份不错的退休金的话,就是在年轻的时候进行国企行业的工作,因为这样子你在老了之后也根本不用为你的衣食住行去发愁,可以靠着一些退休金你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
文章分享结束,养老产业2024和养老产业有哪些项目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