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趣味记忆(膈下逐瘀汤方剂)

膈下逐瘀汤趣味记忆(膈下逐瘀汤方剂)

很多朋友对于膈下逐瘀汤趣味记忆和膈下逐瘀汤方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膈下逐瘀汤方剂
  2. 膈下逐瘀汤简介
  3. 膈下逐瘀汤以治什么病为主
  4. 中草药名方:膈下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5. 膈下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区别
  6. 膈下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膈下逐瘀汤方剂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勺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二、膈下逐瘀汤简介

目录 1拼音 2处方 3功能主治 4膈下逐瘀汤的用法用量 5摘录附: 1古籍中的膈下逐瘀汤 1拼音

gé xià zhú yū tāng

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血汤,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消化积块。三方轮服,未有不愈者。《医林改错...

)甘遂(五分,为末冲服,或八分)水煎服。与前膈下逐瘀汤,轮流服之安。《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公元164...

胀满刺痛。大便黑色。失笑散。加醋军桃仁治之。膈下逐瘀汤亦稳。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

明知血欲行而不肯利下。宜抵当汤主之。时方可用膈下逐瘀汤。虚证经闭者。或因失血过多。面与爪甲之色。俱...

三、膈下逐瘀汤以治什么病为主

1、膈下逐瘀汤,具有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功效。

2、主治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症见膈下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久泻不止。临床常用来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于血瘀气滞的病症。

四、中草药名方:膈下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组成】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主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五、膈下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区别

2方剂都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进行加减而组成,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之手,血府逐瘀汤:汤中配有行气开胸和引血下行之药,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症。隔下逐瘀汤:汤中配有疏肝行气止痛药,故行气止痛的作用较大,主治瘀血结于膈下,两胁及腹部肿胀有结块者

六、膈下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膈下逐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卷上,具有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功效。其主治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症见膈下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久泻不止。临床常用来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于血瘀气滞的病症。

膈下逐瘀汤主要的功效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现在主要作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糖尿病、宫外孕、不孕不育症等相关类疾病,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坠胀疼痛者。

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取灵脂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元胡一钱、甘草三钱、香附一钱半、红花三钱、枳壳一钱半,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服即可。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不可多服。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上一篇: 每天早上不吃饭会怎么样(长期不吃早饭会怎么样)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