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燕的笔顺
燕的笔画笔顺: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基本信息:
拼音:yàn,yān。
基本解释: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轻慢:“燕朋逆其师”。
3、古同“宴”,安闲,安乐。
相关组词:
1、燕窝[yàn wō]
也叫燕菜、燕根。金丝燕在海边岩石间筑的巢。是金丝燕口衔海藻或其他柔软植物纤维后混合着唾液吐出来的胶状物。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珍贵食品,并可供药用。
2、燕子[yàn zi]
家燕的通称。
3、燕雀[yàn què]
鸟,身体小,嘴圆锥形,喉和胸褐色,雄的头和背黑色,雌的头和背暗褐色,边缘浅黄色。吃昆虫和植物种子等。
4、燕鸻[yàn héng]
也叫土燕子。鸟类。体长约22厘米。头顶和上体褐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深叉状如燕。主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在中国分布很广。鸻(héng)。
5、燕尔[yàn ěr]
同“宴尔”。
燕子的笔顺?
汉字: 燕
读音: yàn yān
部首: 灬
笔画数: 16
笔画名称: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动画笔顺如下图:
燕字笔画顺序
燕字共有16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1、拼音
yàn、yān。
2、含义
本义就是指这种鸟,假借表示宴饮、安乐,读yàn。
燕又读yān,是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
3、文字溯源
象形字。甲骨文的“燕”字是十分写实的燕子形象:长而尖的翅膀,尾巴分叉,还有一个像鸟似的头。“燕”字金文暂缺。
发展到小篆时,字形变得匀整,也更加复杂,不仅口、翼、尾的线条对称起来,又多了表示背脊的“口”形。燕口类化为“廿”,燕翅讹为“北”,燕尾讹为“火”。小篆已经接近现代的写法了,但还是能够看到一点甲骨文留下的象形的痕迹。
隶书、楷书笔画化,形体又变。尾部讹为“灬”,已看不出燕子的形象。
燕的造句
1、浓云密布,燕子钻天,是要下雨的兆头。
2、小燕子鼓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3、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迁居到北方。
4、小燕子在天空中快活地飞来飞去。
5、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来,栖息在农家的房梁上。
6、夏天过去了,小燕子已经长出丰满的羽毛。
7、燕子低飞,说明快要下雨了。
8、小燕子在晴朗的天空中快活地飞来飞去。
9、小燕子时而掠过水面,时而飞上天空。
10、两只小燕子在蓝蓝的天空中比翼飞翔。
燕子的燕的笔顺
燕子的燕的笔顺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燕子
燕,是鸟纲雀形目燕科鸟类的统称,共有20属79种,中国有4属10种。燕的体型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
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雄鸟有时比雌鸟着色醒目且尾较长;幼鸟一般较成鸟黯淡、尾更短。汉字中的“燕”是特指家燕。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
燕在除北极、南极和某些偏远的岛屿之外都有分布。燕普遍实行群居,多栖息在各种开阔区域,包括水域、山区、沙漠、森林树阴层上方;所有燕科种类几乎都只食空中的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昆虫;植物性食物仅见于少数种类的食物中,而且摄取量很少。
燕不会漫无目的地四处飞行、张着嘴巴随机食入空中的浮游生物,会主动出击捕食特定的猎物。燕繁殖期一般在4-7月,窝卵数在大部分热带种类中为2-5枚。
知识拓展:
细长的身体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阻力。燕的翅形呈高展弦比,意味着能产生很大的举力而所受的阻力很小。但这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高效率以降低机动性为代价(如与短而宽的翅相比),不过这一劣势又由叉形尾得到部分的弥补,因为这样的尾可提高鸟的机动能力。
部分种类具有长尾羽,可增加举力,其功能犹如飞机的襟翼,保证气流平稳地通过翅膀,而在燕准备着陆时可延缓气流通过,从而使燕在不增大阻力的情况下实现飞停。大多数种类跗骨短、腿小而弱,适于栖息而非行走,但自己掘穴或营巢于悬崖岩面的种类具有强健的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