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进销差价是备抵类科目吗(什么是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是备抵类科目吗(什么是进销差价)

Hi,大家好,关于商品进销差价是备抵类科目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进销差价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进销差价
  2. 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分录怎么做
  3. 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
  4. 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

一、什么是进销差价

1、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如:商品售价60元,进价40元,则20元就是他们的进销差价。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2、月销售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应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3、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4、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于已按售价结转其成本的,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5、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6、(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7、(二)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8、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9、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10、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二、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分录怎么做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是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存货金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就是企业的存货的购进成本。本科目明细账通常用三栏式账页。

【例题】某商场2006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10000元,本月公司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000元,售价总额为9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000元,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0000+15000)/(110000+9000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20000×12.5%=15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实际成本=120000-15000=105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000+75000-105000=70000(元)

在实现销售时:(相关增值税等税费的核算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120 000

在期末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三、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

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企业核算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由于此差价没有实际意义,为了与原售价核算法的内涵一致,进一步将差价分为进销差价和进项税额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出来以后,要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调整,以正确核算财务成果。其结转方法有蓝字转销法和红字冲减法两种:

1、蓝字转销法,即用蓝字转销“商品进销差价”和冲减“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其会计分录如下:

2、红字冲减法,即用红字冲减“商品进销差价”和“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销售成本×××(红字)

贷:商品进销差价×××(红字)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都必须在月末财会部门计算毛利率时,将当期含税的商品进销差价调整为不含税的商品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为:含税的商品进销差价-当期应交的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的商品进销差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进销差价

四、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

问题一: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分录怎么做?“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是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存货金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就是企业的存货的购进成本。本科目明细账通常用三栏式账页。

【例题】某商场2006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10000元,本月公司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000元,售价总额为9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000元,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0000+15000)/(110000+9000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20000×12.5%=15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实际成本=120000-15000=105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000+75000-105000=70000(元)

在实现销售时:(相关增值税等税费的核算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120 000

在期末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问题二: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分摊?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商品售价亥0元,进价40元,则20元就是他们的进销差价。计算方法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问题三:“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借贷方分别表示什么?“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流通企业特有的一个调节性科目。借方表示亏本,贷方表示盈利的。

问题四: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意思说的简单一点.

问题五: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性质的科目商品进销差价是资产类科目

问题六:什么是商品的进销差价?输入资产类科目?其借方和贷方分别代表了什么呢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是“库存商品”的备抵科目,类似材料成本差异

用以下会计分录做个说明,估计你能看丁

1.采购时: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借: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售价金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

注:由于收入和成本都是售价反映,没有利润,所以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毛利)调主营业务成本,调为进价成本。

问题七:会计的商品进销差价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这是零售企业采用售价核算时库存商品时使用的会计科目,在商品购进时就核定了销售价格,购进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月底按商品“综合差价率”计算当月实现的购销差价。

由于零售企业如商场等,品种多(少的几千,多的上万甚至更多),规格多(一个品种,多种规格),数量少,即便有计算机的帮助,在会计核算上很难采用其他办法进行商品计价,因此多数都采用售价核算,就需要使用“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了。

关于商品进销差价是备抵类科目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上一篇: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局数据资源处处长是谁啊)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